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簡介

太極拳是我國古老的優秀拳種。然見諸報刊的,多為陳、楊、吳、武、孫等流派。鮮有介紹武當趙堡拳者。武當趙堡太極拳是武當丹士張三丰所創,後其弟子王宗岳將拳傳於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蔣發(1574-1654年),此拳便落於趙堡鎮。由於舊的思想意識和時代的局限性,數百年來淹沒於世,鮮為人知,僅在趙堡鎮世代秘傳。習此拳者皆趙堡鎮人,故有拳不出村之說。直到第十代傳人一抗日戰爭期間曾任黃埔軍校第七分校武術教官的鄭悟清先生(1894-1984年)和同為第十代傳人的鄭伯英(1906 – 1961年)、侯春秀(1904-1984年)老師相繼定居西安,擇徒授藝,此拳才在西北盛行。

武當趙堡太極拳最具有武當傳統特色。雖然傳至今日已數百年,但仍完整和系統地保留了張三丰祖師所創拳架、推手、散手三者熔為一爐的特色,並得到了豐富和發展。蔣發將此拳帶到趙堡鎮後,傳於本鎮邢喜槐(1556 – ?),邢喜槐傳於張初臣,張初臣傳於陳敬柏(1707 -1791年),陳敬柏傳於張宗禹,張宗禹傳於其侄張彥(1723 – 1807年)與原發孔,張彥傳於由王圪檔村專程遷居趙堡鎮學藝的陳清平(1795-1869年)。

第七代傳人陳清平不負師言,擴大了傳授面,並將拳路加以整理發展為“代理、領落、騰挪”三種拳架。“代理”架傳於和兆元(1811- 1891年),“騰挪”架傳於李景彥,其他弟子如牛發虎、張應昌、任長春、張紋、張金梅等皆得“領落”架。

陳清平授徒甚多,以大弟子和兆元武功為最。兆元得代理架(又稱承[成]架或尺寸架)並精研太極八卦諸說。他總結前人理論,結合自己練拳體會,完善和發展了該拳的理論體系,並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後親傳於長子和潤芝 (1847 – 1917年)、次子和敬芝(1855 – 1929年)、長孫和慶喜(1862-1936年)。和慶喜根據太極拳“先有開闊後求緊湊”之理,又將該拳分為大架、小架與承架。大架傳與鄭伯英、郭雲、劉世英、鄭瑞、李君秀等,小架傳與郝玉潮、鄭悟清。此拳溯其源出於武當山,承於趙堡鎮,為和氏所完善,故後來傳人稱此拳為“武當趙堡和式太極拳”,也稱為“武當趙堡三合一承架太極拳”,或“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簡稱“趙堡拳”、“和氏拳”。

鄭悟清先生 (1895-1984)

劉瑞先生 (1939-2017)

下邊所要介紹的,乃是鄭悟清先生所傳授的武當趙堡三合一承架太極拳(註一)

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在走架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中、正、平、圓、輕、靈、柔、活的體態。以慢生柔,以勻求活,柔極生剛,達到剛柔相濟之目的。

其宗旨是:

輕搖之以松其肩,柔隨之以活其身,
徐行之以穩其步,鎮頭領氣以衛其力,

自始至終以意念貫穿。動如抽絲,勢斷意不斷,藕斷絲相連;行似流水,輕若浮雲,又如三尺羅衣掛在無影樹上,隨風飄蕩,柔順自然。陰陽轉動如晝夜交替,以外形帶動內轉,然後由內動去帶動外動,如四季運行,自然而然。拳架練習宛似游龍戲水,上下起伏,左右翻騰,四面示勢,八方轉動,纏綿絞轉,一環扣一環,循環無端,一圈滾一圈,無處不圓。在連續七十五式的拳架套路中,經歷了無數次的滾動和轉動,才完成了這套太極拳。在拳架練習熟練準確之後,方可進行推手鍛煉,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推手來檢驗拳架動作是否準確,以拳架來進一步提高推手、散手實戰的技擊水平。推手採用上下步的方法,處處保持太極圖的形式,在你上我下、你下我上無數次圓的運動中去探索對方的實力和重心。推手過程中,交替運用:

手八法 —— 掤、捋、擠、按、採、挒、肘、靠;

身八法 —— 縱、橫、高、低、進、退、反、側;

腿八法 —— 纏、跪、挑、撩、劈、壁、掛、蹬,

用此二十四法去破壞對方的平衡,穩固自己的重心,做到沾粘連隨,不丟不頂。在隨曲就伸、騰閃圓轉時要立身中正。在虛實轉換、起落進退中使七十五個拳勢得到驗證與運用。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長期鍛煉下去,必見成效,定能達到 “彼不動,己不動;彼欲動,己先知;彼微動,己先動;後發先至。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的妙境。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作為一個太極拳的愛好者,如果有機會看到別開生面的趙堡三合一承架太極拳演練,或是親身搭手做個體驗,相信定會使你有耳目一新的美好感覺。

本文載於劉瑞先生著《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一書。

註一: 什麼是三合一太極拳架?即拳架套路融推手、散手為一體,在不改變拳架套路
姿勢的前提下,可實施推手、散手,克敵制勝。